时间:2020/11/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60213/4769999.html

点击题目下方红河旅游,了解更多旅游资讯。「云南旅游新方向,云上梯田,梦想红河」

责编

若水

在中秋、国庆假期即将到来之际,红河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张艳梅就红河州年旅游发展现状和成绩,以及红河州发展全域旅游、打造特色小镇、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为广大网友推荐了中秋、国庆小长假红河州最有特色和好玩的自驾路线。

(红河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张艳梅资料图)

1、红河上半年旅游接待和创收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和成绩?目前红河有哪些旅游重点项目正在实施和开展?

随着“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旅游品牌日益响亮,红河州已经逐步成为云南旅游的新方向。红河州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培育,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实施旅游强州建设战略,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红河旅游“五区一带”发展布局,突出“整体谋划、突出特色、补齐短板、全域发展”,以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为目标,全力推动红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丰富提升“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品牌内涵,努力成为云南旅游新方向,为推动全州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五年来,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年均增长19.2%,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2.05%,全州旅游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22.05%,比全省旅游增加值年均增长率高出7.05个百分点,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17%,有力促进了全州经济协调发展和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年1—8月,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同比增长41.19%;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同比增长41.27%;接待海外旅游者同比增长33.0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41.55%。

今年以来,我州全境被列入“滇黔桂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我州六个旅游项目被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在中国旅游总评榜中红河州旅发委荣获年度旅游“星”机构,建水县荣获年度全域旅游“星”品牌,弥勒斯维度假公寓荣获年度“价值”奖,建水燕子洞荣获最佳“新锐”景区奖,龙韵养生谷荣获最佳“人气”景区奖,建水朱家花园荣获最佳“人气”景区奖。元阳获央视网“网民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最佳乡村旅游地。可邑小镇入选首批96个国家休闲运动特色小镇。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石屏上榜。我州14个小镇入选云南省特色小镇。

当前,红河旅游正紧紧抓住州委、州政府确定的实施全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六个关键、八项行动计划,通过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打造旅游精品,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品质,形成品牌。目前,全州旅游固定资产投资已累计完成亿元。在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方面,一是做好建水、弥勒的全域旅游全国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在建重点项目建设,着力规划打造新的旅游产品和重点项目。二是抓紧实施碧色寨国家铁路文化公园项目,加紧启动红河州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切实改变蒙自城区周边无特色景区、留不住人的现状。三是抓好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中国越南城、异域风情街、中越美食街、河口国际旅游集散中心等工程,努力将河口打造为具有浓厚异域风情的边境旅游城市,变旅游中转站为目的地。四是加快推进建水、元阳5A级景区创建工作,弥勒红河水乡、“东风韵”、开远阿迷州生态风情园、屏边滴水苗城、石屏龙韵休闲度假山庄、红河撒玛坝万亩梯田景区、金平蝴蝶谷等按照4A级景区标准,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五是加强招商引资把滇越铁路“米轨时光”精品旅游带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六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扶贫,重点建设一批观光农业示范区、特色旅游小镇、旅游特色村和旅游农庄,让农民充分参与并从中受益。七是加大建水紫陶、个旧锡工艺品、民俗文化传承和特色旅游商品营销扶持力度,打造“红河有礼”品牌。

(元阳梯田)

2、推进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未来旅游的趋势是从过去单一的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红河如何实现这个模式的转变?

红河旅游充分运用“多业联合、全域联动”的发展思维,借助“旅游+”“互联网+”发展契机,着力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与农业规模化、工业集聚化、城市生态化相融相盛,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促进红河旅游业集约联动和转型升级,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一是把握市场新趋势和游客兴奋点,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及养生旅游、会展旅游、研学旅游、免税购物等旅游新业态。充分发挥红河气候温润,生态良好,文化厚重,拥有丰富的苗药、哈尼药浴、生物保健、温泉康疗等资源优势,以自助养老和半自助养老为重点,推进气候养生、温泉养生、森林养生、中医养生等康养体系建设,推进温泉疗养与中医康体疗养、温泉度假与养老地产融合发展,推出一批自驾车房车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户外运动产品、体育赛事产品等,并在创建旅游品牌上下足功夫、做够文章,大力培育新业态、新产品。二是加快建设一批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和运动步道、骑行绿道,推出一批观景台、房车营地、自驾车营地,解决好“慢游”的问题。要完善主要旅游线路、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的旅游标识牌、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提升智能导游、在线交易、信息推送等智慧旅游、数字旅游的服务水平。三是积极推进多层次、大范围的区域旅游合作和整合营销,打造跨县市、跨州市、跨省区精品旅游线路,建立健全资源共享、信息互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的开放发展大格局。利用微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ejiuzx.com/gjsxw/83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