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临床科研与诊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7102793.html

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视角

人老了都希望老有所依,但是在海口市五中路的一栋烂尾楼里,一位85岁的老爷爷却是独自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说起家乡江苏昆山,那仿佛是很遥远的事情。 

8月30号上午,记者来到了海甸五中路,在附近街坊的指引下,才找到徐进才老人独自居住的这栋烂尾楼。在二楼几间阴暗的房间里,堆满了矿泉水瓶和废旧塑料、报纸等废品。其中一个房间的门外,有一个用石块搭建的灶台,旁边有水桶、还堆着木柴,灶台上面放着一口被熏得乌黑的锅。在这间四面漏风、破烂不堪的小房间里,记者见到了头发灰白、瘦骨嶙峋的徐阿公。

徐进才

搞这个房地产我亏了,亏了多万。后来,家里的老婆孩子女儿都不要我了,不要我回家了,所以落难到现在为止。

徐进才老人说,他是年出生,今年85岁。年,他来海南做房地产生意,不料亏了多万,几乎把家里的积蓄都赔光了。由于徐阿公来海南做生意,家人本来就不赞成,亏本后,徐阿公也给家里写过信,但都没有回音。从此,老人便与老家的亲人失联,独自在海口生活,在这栋烂尾楼里,一住就是10多年。

记者

你每天都干嘛啊?

徐进才

我每天捡破烂。

记者

什么时候去捡?

徐进才

晚上,我晚上捡一下我就够吃够用了。

记者

一天捡大概能卖多少钱啊?

徐进才

20块、30块,够了,我开支很小的。

老人说,他现在年纪大了,一般是晚上出去捡破烂,因为白天车多,怕自己老眼昏花被车撞,害了人家司机。而且捡一天破烂,也够过一天生活了。徐阿公感激地说,附近还有一位好心的女士,经常给他送来油和面条等食物,衣食基本上都能保证。对于当下的生活,老人家很看得开。

徐进才

已经落难了是命里自定,别给人家找麻烦。要明白这一点,落难是命里自定。

老人说,他18岁就上战场,在战争中被炸掉右脚的脚趾,能活下来已经知足。随后,老人从一个破箱子里掏出个旧钱包,拿出了一张小卡片递给记者。原来,这是老人的身份证。这张身份证,是年江苏昆山县公安局签发的,上面显示,老人生于年12月25日,住址是江苏昆山县玉山镇。 

徐进才

昨天派出所也来,他说我们家已经拆迁了。

记者

拆迁了,不在了是吧?

徐进才

找不到了,现在已经通知昆山的派出所,找我们那个家了。

老人说,海口当地的红岛边防派出所的民警已经联系上了江苏的公安部门,联系拆迁后的安置地,继续寻找他的子女。

在琼同乡前来探望

老人渴望叶落归根

可以看到,徐进才老人的生活虽然贫苦,但是生活的态度还是很积极乐观的。那么,在海南生活了这么久,老人是否挂念他的亲人,想不想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呢?

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正好有一位好心的女士来看望徐进才老人,她自称是老人的同乡,在海口工作,得知老人的情况后,匆匆赶过来探望徐阿公。

老乡亢女士

我是您的老乡,我是江苏人。

徐进才

你是江苏的?

老乡亢女士

我是江苏的。

徐进才

你是江苏哪里的?

老乡亢女士

我是江苏淮安的,但是我弟弟在昆山,在你们老家昆山。我已经让我弟弟去帮你找一下家人了,然后我会跟我们的老乡,还有很多很多的老乡,会一起来帮您的。

亢女士说,看到徐进才老人住在条件这么差的地方,她很是心酸。徐阿公的年纪就跟自己的父辈一样,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老人,搬到好一点的住处生活。但是,亢女士的举动却被徐进才老人拒绝了。

老乡亢女士

这边我安排好了再过来接您,好不好?这个钱不多,您先拿着买点生活上的东西。

徐进才

这个钱我不要的。

老乡亢女士

不,没事,这是我自己的心意。

徐进才

我不要别人的东西的。

老乡亢女士

我会组织大家来帮助您的。

徐进才

这个我不要别人的东西的。

老乡亢女士

为什么?

徐进才

我不要的。

记者

那您现在有钱花吗?您要吃饭啊。

徐进才

我心里有苦,我不要别人的东西的。

老乡亢女士

您苦不了了,您年纪大了,您苦不动了。

徐进才

不要紧,不要紧。

徐阿公的性格很是倔强,他说自己现在还能劳动,可以捡破烂维持生活,不愿意麻烦别人,拒绝了亢女士的资助,并且坚决不同意搬到别的地方居住。这让亢女士也很是无奈,亢女士说,现在他们已经发动在江苏昆山的亲戚朋友,寻找老人的家属,同时,她也会每天都来看望老人,关心老人的饮食起居。而在亢女士离开之后,记者又同徐阿公进行沟通。老人说,其实他是想回去的,但是当时投资破产之后,妻儿子女把他拒之门外,现在他要得到家人的认可,也就是自己的家人来接自己,才愿意回去。

记者

让他(儿子)来接您回家好不好?

徐进才

他来接我我就回去了。

记者

他来接您,您就回去是吧?

徐进才

人要讲道理嘛。他不要我回家,从昆山来接我了,应该回去了。人要讲道理,他因为我破产我亏了钱,他气嘛,气了讲气话嘛,他来接我应该回去了。

想着儿子可能要来接自己回家,徐阿公饱经沧桑的脸上出现了笑容。记者看得出来,虽然嘴上说不想回家,但老人的心里头,依然渴望落叶归根。夜线记者报道。

记者

李健航实习记者王颖花

编辑

夜线新媒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ejiuzx.com/gjsxw/80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