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个旧风度

——《气质个旧》美文节选(十四)

每个人喜欢一个地方,总有各式各样的理由。比如说秀外慧中的个旧姑娘之于我,作为外乡匆匆一过客,其实只是一道妙曼的风景。再比如老阴山迟迟的日出、老阳山早早的落霞、令人馋涎欲滴的各种特色小吃、汩汩不绝的地下清泉以及金湖里的粼粼波光,也都只属于个旧自己。每次离开的时候,挥一挥手,谁都带不走那里的一片云彩。所以真正让我对这座边陲小城留恋难舍的,其实是它那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慢生活。

至少我认为,在一个被金钱刺激得六神无主的时代,人们对“慢生活”的理解是变形的。其实“慢”,并不是不思进取、人定胜天,而是遂顺自然、和谐进退,是一种大度与超然。我的朋友张慈曾说,“个旧有一种没有名称的雨。这种雨不分时间,没有季节,说下就下。既不是气势滂沱的大雨,也不是声响富着情趣的小雨。它是摸不着的,看不见的,黏在人的头发上,肩上,鞋上,似魂魄一样”。她离开中国个旧到美国生活已经几十年了,我不知道在洛杉矶的语境中关于“魂魄”的确切含义,但她所描述的那种“雨”,我一点儿也不陌生,并且愿意把它理解为“天人同体”,乃是大自然与个旧人之间秘密达成的某种默契。或许,正因为这种默契,哪怕在“锡都”最显赫的岁月,抑或在最艰难的时光,它都能一以贯之地展示自己的从容与自信。

最明显的例证,一是年,由于受地域环境限制,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已经从个旧迁到了蒙自。其时我刚从怒江旅游归来,闻讯黯然。因为在怒江,我曾在知子罗几乎潸然泪下,这个年以前的怒江州州府所在地,“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知子罗已成为一座傍山环列,各种经济文化设施齐全的山城,成为连接怒江地区与内地交流的一个重要中心……它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其西北有一个‘望江台’,台上建有一座八角亭,登亭瞭望,三百里峡谷奔来眼底,蔚为壮观”。但自从州府迁往六库之后,短短30年,那里已经满目都是残垣断壁、荒芜破败,连一个普通的乡镇都不如了。当然,远处残阳如血,青山依旧,可惜除了寥寥几个游客之外,就只有几条脏兮兮的土狗在坑坑洼洼的街上溜达,顺便眺望一两眼遥远的碧罗雪山、怒江和澜沧江了……难道,知子罗的今日,将是个旧的明天?也算是杞人忧天吧,当我以如此忧虑征询于留居个旧的朋友时,凡各阶层数十人,竟都异口同声:“早就该迁了。人太多,一点也不舒畅。他们走了好,个旧以后就归我们独享啦!”

转眼到了年,个旧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我免不得又做了一回“杞人”,这次得到的回答是:“怕什么,这里气候湿润、景色迷人、四季如春,搞旅游噻。州府迁走这些年,我们更爽了。不信你下来看看。”

我知道个旧人自信而豁达,也真想下去看看。但苦于俗务缠身,直到年5月才终于成行。数日之后,我心暗喜:虽然早已不是云南第二大城市,似乎也比旧时还小巧玲珑了许多,但它的街道依然繁华着,街道上的姑娘依然从骨子里透着漂亮,老阴山、老阳山和金湖也依然该壮观就壮观,该美丽就美丽。甚至,到农贸市场瞎逛,与卖菜大妈侃价,她们也还像年我第一次去个旧那样,有若京剧中的老旦,慢慢悠悠地与你“道白”价格公平的理由,似乎一点也不在乎你到底买不买,而她的时间比长江还长,你想怎样利用都可以,不生气。

以至于,从个旧归来之后,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自信、散淡、开朗、包容、内敛……不仅是风度,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一种做人的境界,这在边陲小城都随处可见,可我们置身越来越“壮丽”的大城,怎么现在反倒难觅其踪了呢?(姚霏文)

文图选自《气质个旧》,《气质个旧》在个旧新华书店、新知图书个旧书城、个旧读友书店均有售,欢迎选购!

赞赏

长按







































谁看好了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ejiuzx.com/gjsxw/13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