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璐文/图 责编丨小胖 我叫李会芬,医院外妇科一名普通的护士长。在这个我工作了21年的地方,我深深感受着民族团结的美好。 医院在岗职工有人,其中,哈尼、彝、回、壮等10个少数民族职工有72人。我是壮族,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与其他民族的同事一起学习新的医学护理知识,一起探讨工作心得,一起冲锋陷阵、救死扶伤,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在生活中,我们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这样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里,大家心贴心、肩并肩,用点滴温暖描绘着民族团结的最大同心圆。 众所周知,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以哈尼族、彝族居多。长期以来,医院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把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廉价、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作为永恒主题,医院发展的生命线。 年11月,一件暖心医院,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当天,一位哈尼族老奶奶独自一人来到我院就诊,在导医台咨询时,她不会讲汉语,也听不懂汉语,面对老奶奶焦急的神情,工作人员及时找来了麻醉科主任李海蓝。原来,李海蓝会听能说哈尼族语言,成为老奶奶的翻译后,他细心、耐心询问,并把老奶奶送到口腔科进行治疗。 在医院,每一个小细节,医护人员都会用十分的热心和关心,让来看病的各民族患者感到舒心与安心。如今,医院的群众,都能感受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医院走廊、宣传栏中融入了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的宣传标语;挂号室、收费室、中药房、西药房等窗口科室也贴上了三语(汉语、哈尼族语、彝族语)标识;麻醉科、外妇科、肛肠科被设置成了民族团结示范科室;在7个病区中各设置一个民族团结示范病房……一系列措施,充分尊重和方便了住院以及前来就医的少数民族患者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医疗环境。 美丽的个旧市养育了我,养育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同胞。我见证了它的发展变化,也亲历了医院在个旧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作为。 在保和村委会有一个彝族寨子——鱼尼底村,5年前那里一直都是泥巴路,给村民们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年至年,在医院的对口帮扶下,村内道路实现了全部硬化,当地彝族群众心里都乐开了花。每到过年过节,医院也不忘组织员工前去慰问,送去毛毯、油等生活用品,为当地贫困户带去希望,鼓励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近年来,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水平,增强其健康保护意识,享受到免费医疗保健服务,我和同事都会不定期被抽调深入到沙甸、保和、贾沙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免费送医送药义诊、咨询、健康教育服务活动。医院根据不同地区的常见病,结合本院中医的特色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患者进行病理、养身等方面的治疗与宣传。每次去到义诊现场,我都能感受到当地各族群众的热情,我和同事一边认真给病人诊治,一边耐心地解答大家提出的疑难问题。这样的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不断加深着民族之间的感情。 医院对待各民族患者犹如亲人,对待我们少数民族职工也如此。去年,医院送出培养、进修学习的机会,参加了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共轮转了6个培训基地,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在学好业务的同时,思想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在培训中,医院负责报销,医院的大力支持和重视,才让我还有各民族职工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心、放心、舒心工作。 医院的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我会和同事们共同努力,从点滴做起,医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牵手,让生命之花怒放;相伴,让生活充满幸福渴望;笑容,让快乐永久停留身旁。 如果你有任何想说的 长按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