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6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周刊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刘健、陈毓珊、郭强 编者按: 随着农业的转型升级,现在的农村涌现出很多新行当:熟练操作无人机的“飞手”、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掌管”千亩土地的“田保姆”、物联网智能大棚操控员等,新生代职业农民正逐渐成为现代农业主力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文明、绿色的“生态思维”正切实影响着新农民,涌现出一批河段长、“树保姆”、保洁员、垃圾分拣员、“鸟管家”等;农民的腰包鼓了,脑袋也要“富”起来,要享受美好生活,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正不断迸发,农村人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飞手·网红·田保姆 助力新生产 随着农业转型升级,农田中出现了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行当:熟练操作无人机的“飞手”、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掌管”千亩土地的“田保姆”、物联网智能大棚操控员、农民气象员……专家们称,这标志着新生代职业农民正在登台,将逐渐成为现代农业主力军。 江西省高安市久洋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无人机“飞手”正在打药。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能“上天”、会“上网” 农业生产“颠覆想象” 20岁的吴迪高中毕业不久,就成了村里有名的技术人才。 他是江西省高安市荷岭镇久洋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一名无人机“飞手”。合作社流转的亩地要打药,全靠社里购买的3架植保无人机。“一架飞机一天能打药-亩,3架飞机两天就能打完。以前一天打亩就要5个人,人工、时间成本增加了不说,人还容易中暑、中毒。”久洋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黎小军说,“去年种早稻时,想请工人打药都请不到。” “开‘飞机’可是个技术活,尤其是遇上电线杆等障碍物,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吴迪在“上手”之前,还专门前往南昌进行了一周的培训。他告诉记者,“飞防队”不仅解决了合作社面临的劳动力难题,还能接受异地订单进行跨区域服务,别提有多“抢手”。 像吴迪一样,许多农民开始从事以往在农村“闻所未闻”的新行当。 “老铁们,你们看,这位大爷正在制作的美味本地笋干,我看着都要流口水了。”阳光照射在江西省横峰县大山深处,蒋金春拿着手机正在直播村民制作笋干。带着浓厚的地方口音,再配上稍显滑稽的语言语调,直播才开始几分钟,便吸引了不少观众。 39岁的蒋金春是横峰县的一位农民,同时也是拥有多万粉丝的“农民网红”。通过蒋金春的直播,当地近50个自然村的余家农户把农产品卖出了大山。 在江西寻乌,当地连续两年开展“我是新农人网红”“最美网红脐橙姐/脐橙哥”活动。活动发起人、寻乌县西河堂农业创始人林瑞平说,“网红”经济已成一种不可忽视的新经济力量,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得以大大拓宽。 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意识到“网红”的力量,并借助“网红”推销自己的产品。农业大省江西涌现出了“柚子哥”“橙先森”“毛掌柜”“大米哥”“万花谷”等一大批“农民网红”,折射了农业的新业态、农民的新理念、农村的新动能。 江西高安盛发粮油有限公司“田保姆”与农户交流粮食生产情况。 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 农业升级催生新行当 农地流转速度和规模正在不断加大,江西省已流转农地万亩,流转率高达41.2%,一个经营主体经营数千亩甚至上万亩农田的情况并不鲜见。经营过大,导致不少经营大户管理粗放,甚至出现亏损、破产的情况。 但是,对于“万亩良田谁来管理”这个难题,高安盛发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秀萍轻松回答:“我有‘田保姆’帮忙。” 高安市建山镇农民谢立新便是王秀萍口中的“田保姆”。他“总管”盛发粮油流转的南片亩土地,涉及6个行政村,十多个自然村。从协调农资、农机的田间进出,到处理田块纠纷,片区生产的方方面面他都得负责。 “公司对我们规定保底产量,超出的部分利润与公司对半分。”谢立新介绍,像他这样的片区管理员公司有3个。“总管”之下还有“分管”,谢立新将管辖的责任田又划分给6个管理员管理,按超额利润的10%进行分红。“这样的激励制度促使管理更精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大大提升。” 丰城市秀市镇雷坊村一位农民“卖天气”致富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卖“天气”的农民叫雷应国,一位“80后”种粮大户,他种植水稻的规模达1.8万亩。 面对记者“天气怎么卖”的疑惑,雷应国自豪地用手机扫了扫“雷应国生态富硒米”包装上的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是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