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大音希声”且“大象无形”昆明北市区有一条路,东连穿金路,西接龙泉路,其中横穿杭(州)瑞(丽)高速,每天经此路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无以计数,这条路叫“沣源路”。在沣源路与杭瑞高速转盘相交以西的沣源路5公里北廊,其地基以下深达20米至75米不等,与沣源路北廊重合,已经被“掏空”了近2.5公里,并且要逐渐形成了一条长达5公里的输水隧洞。对此,除了中铁五局滇中引水昆明段四标项目部的施工人外,对这条虽不长、但内涵十分丰富的输水隧洞,昆明北市区高达99.99%以上的居民毫不知情。这条精确长度为.米的隧洞,从丽江石鼓镇望城坡起始,止于红河州个旧市大屯镇新坡背,是滇中引水线路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滇中引水线路进入昆明市的“入城段”,从它的附属工程(龙泉隧洞出口段和昆呈隧洞进口段)施工起始算,已经进行了3年有余。几十万居民于自己脚下悄然施工的隧洞“毫不知情”,这恰好就是中铁五局所属这个项目部所追求并颇为自豪的“至高境界”。“我们施工不爆破,在地下几十米深处用盾构机以每天10多米的进度打洞子,无声无息,昆明百姓当然不知道洞子的存在,甚至他们也不知道我们项目部的存在。”中铁五局滇中引水昆明段四标项目部党工委书记陈爱国很自豪,“到我们项目部,用导航的方式可以找到,但如果在昆明北市区向街边的人问路,我敢说,你能找到我们项目部的概率基本为零!”“大音希声”且“大象无形”!一个拥有多人的施工队伍在省会城市长达3年多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如此“静默”的效果,陈爱国和他的工友们真真地感到发自内心自豪,“我们才是‘大隐隐于市’,哈哈。”陈爱国和队友们并非刻意要做“隐者”,而是因为施工环境的形格势禁逼着他们必须“静默”作业。“我们的烦恼或者所遇到的施工难度,与在大山里施工的兄弟标段不太一样。”项目部常务副经理龚振宇的看法,令人颇有倾听的欲望,“我们四标的全部施工总干渠只有7.公里,可能是滇中引水全部施工标段中最短的,而且作业地点就在城市,职工的生活环境很好,一般人都会认最好干,这个表现误导了许多人。其实我们肚子很疼!”5月15日,记者经过整整一天的采访,并跟随项目部副经理向清茂以及工程部部长雷波、副部长普恒分别把所有施工面实地踏勘走了一遍,才把四标项目部所遇到“肚子疼”感受了一通。“潜进”的盾构机:“大隐隐于市”的作业宝典年8月1日上午,滇中引水龙泉倒虹吸始发井现场红旗招展,鞭炮齐鸣。“龙祥号”盾构机顺利始发,截至目前,“龙祥号”已经悄悄向东推进了近2.5公里。一支施工队伍,一条长5公里、管线内部可以通车的庞大输水洞要“大隐隐于市”,其实殊为不易。所以能在一年多的时间,悄悄掘进了近2.5公里而不为人知,除了队伍的齐整有力、组织管理的科学有序,还主要得力于一部长度约40米的盾构机。这是滇中引水公里全线唯一使用的盾构机,因此,四标项目部也就成为滇中引水众多的项目部中唯一使用盾构机的单位。5月15日下午,在地层深处,在盾构机至多两平方米见方的操控室里,四标项目部主管盾构机作业的副经理向清茂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作为四标全部7.公里工程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龙泉隧洞出口段(四标项目起始端)和另一端(四标项目收尾端)的昆呈隧洞进口段之间,就是长度为.米的中间部分,四标的工程术语表达为“龙泉倒虹吸”,实际上就是引水隧洞,这5公里的洞子,由盾构机作业,绝对属于“非爆破开掘施工”,“是城市地下隧道或隧洞掘进的利器,此前已经大量适用于地铁建设,滇中引水这5公里线路途经昆明市区地下,正好适用盾构机。”向清茂介绍,发明于年的盾构机是一种隧道掘进机,“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我们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早在年就开始使用盾构施工,那会儿用的是德国进口的盾构机,现在用的是国产的。”“德国进口的盾构机,当时买下来要一个亿,售价昂贵,维修也贵,出现故障要从德国请技师来工地修理。现在我们国产的盾构机花万元左右就买来了,维护更方便。”他说。对盾构机作业法颇有研究的陈爱国顺带给记者“科普”了我国隧道(洞)作业方式由“丑小鸭”向“白天鹅”的巨大嬗变。他说,采用盾构机施工,标志着我国隧道(洞)开掘作业方式已经从20世纪50年代的“钢钎大锤打眼放炮”1.0版、70年代的“风钻打眼放炮”2.0版、80年代的“凿岩台车打眼放炮”3.0版,过渡到90年代后期迄今的“盾构机全断面掘进无爆破”4.0版,其技术含量以及功效之显著,无须饶舌——“我再说一个字就是废话”。有比较才有赞美:“昆明人包容厚道,真好!”盾构机在地层下,在昆明市民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以每天10多米的速度在“潜进”。人世间的事物,如果优点明显,缺点一般也明显,反之亦然。“盾构机作业开挖,它的优点和缺点都十分鲜明,”向清茂高度凝练地罗列了盾构机施工的几条“缺点”:“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最好用于单一土层施工,怕岩层上软下硬,土里有孤石;最怕遇到洞里涌水,一旦涌水,无论是对盾构机本身,还是对工程,均是灭顶之灾……此外,还怕有沉降,怕超挖,这些,逼着我们要小心翼翼、稳扎稳打、慢慢推进。”四标的上级、滇中引水楚红段指挥部党工委书记贾宗瑜补充,“使用盾构机建立在两个基本前提下,一个是要有详细、透明的地勘资料,再一个是地质状况要均衡、单一,就是说,或都是土层,或都是岩层,不能土石交加。”很不巧,四标正在打的这5公里隧洞,用向清茂的话说,是“上土下石”,不属于盾构机施工的好环境,“所以,从年8月1日盾构机始发以来,迄今才完成了接近50%的工作量。”四标干这7公里“小工程”所以倍感艰难,主要原因是它占了滇中引水公里线路的两个“唯一”工程——“唯一在城市的工程,唯一使用盾构机的工程”,对工艺工法要求高,对环境的影响控制要求高,对施工管理和组织要求高。长度约为1公里的龙泉隧洞出口段(四标项目起始端)地表有一个硕大的市政煤气储气罐,有五六十年前建的老旧的企业职工宿舍,“这决定了这1公里的隧洞开挖必须采用非爆破掘进,也就是只能用人工和机械慢慢往里开凿。”而另一端(四标项目收尾端)的昆呈隧洞进口段,地表有杭瑞高速公路横跨,还有诸多高耸的居民小区楼宇,“这里也不能爆破,也只能靠人工和机械作业一点一点往前‘抠’。”龚振宇说,“我们尽最大努力消除施工对市民生活的各种影响,但绝对消除可能做不到。”前几天,一个70多岁的老人来到项目部,反映我们龙泉隧洞出口段使用施工机械影响睡眠。老人说,“主要机器的响声没有规律,时响时灭,有大有小,有长有短,让人很难适应。”听完老人陈述,陈爱国自己憋不住乐了——干工程这么多年,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受施工“动静”影响的居民来反映施工机械设备的声音“不好听”,不是有规律的“乐音”,而是杂乱的“噪音”——“我赶紧给老人解释,说这个没法做到有规律,因为洞子里的岩层复杂,只能根据岩层确定机械的工作情形。”解释了一阵,老人听懂后走了,再也没有来投诉过。辩才无碍的陈爱国这次不是以圆融辯捷,而是用将心比心的真诚换来了老人的理解。“昆明的老百姓真好!”他欷歔慨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ejiuzx.com/gjszx/151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