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正文 近年来,开远市老寨村聚焦“搬出来后怎么办”等问题,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村民自治、转移就业、产业扶持等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的办法措施,奏响老寨易地搬迁幸福“四部曲”。 ■老寨社区新颜 打好“组织引领”牌,奏响“团结曲” 强化组织示范引领,从大庄乡机关委派5名机关党员任党建指导员覆盖老寨4个党支部指导工作,在配齐配强“两委”班子的同时,储备了10位村级后备干部。各党支部对党员设岗定责,分片联系搬迁贫困户,以“主题党日”为载体,采取“党建+革除陋习”模式,组织开展“晒”村规、“赛”文明等“五晒·五赛”活动,解决了贫困群众“思想贫困”、“精神贫困”问题;采取“党建+民族团结示范创建”模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到缺劳力的困难群众家中帮助锄草浇水、到外出务工家庭帮留守老人打扫卫生,深入民心的“学”“做”活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促进了搬迁群众的团结和谐。 打好“村民自治”牌,奏响“新风曲” 强化村民自治管理,实行“排长制”和“门前三包”制,划片区选“排长”,根据搬迁房位置每排住房明确1名“排长”负责管理,组织该排农户负责门前卫生和绿化,做到搬迁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实行社区化管理,设立了门禁系统,聘请建档立卡户为门卫,对外来车辆收费的费用收归村集体经济;实行卫生保洁制度,每人每年收费20元,聘请建档立卡户担任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卫生保洁。推行积分激励管理,建立“爱心超市”,设置“商品区”和“爱心区”,“商品区”租赁给个人经营,所得租金收归村集体经济,每月开展一次“模范户”评选,鼓励群众通过参与义务劳动、集体活动等获得积分兑换“爱心区”物品。同时,建设了老寨村史室,保留了原住风格、生活实物,留住乡愁、凝聚力量。 打好“转移就业”牌,奏响“增收曲” 建立“老寨村委会劳动就业服务站”,组织开设烹饪、建筑等技能培训班,让搬迁劳动力逐渐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由一产向二产、三产聚集。同时,与云南红河技师学院、市人社部门等联系,定期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确定每月1号、15号为信息对接日,做到定向培养、定点输出。目前,已与科特名生、红河迪信、立中建筑公司等30家企业建立了输出关系,村内涌现了缝纫队、手机加工队、种植队、砖瓦队等固定务工群体,平均每家至少有两人实现转移就业。年组织化输出人,全年实现务工增收余万元,年克服疫情影响,已组织输出余人。 打好“产业扶持”牌,奏响“发展曲” 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对阿泽老寨小组、斐尼冲小组农户进行土地流转近亩,年流转费用.9万元,老寨搬迁群众每年人均收入土地租金余元。同时,建设占地面积10.85亩年存栏2头生猪的“家庭农场”,通过“公司+农户(家庭农场)”的方式,群众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参与,实现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群众获得权益收益。项目发展为老寨搬迁安置点劳动力转移提供平台,有效减轻了就业压力,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 文稿:中共开远市委组织部李江龙晶晶 编辑:马瑞瑞 校稿:李雨珂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红河州智慧党建 投稿邮箱:hhzzhdj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ejiuzx.com/gjsxw/97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