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m.39.net/pf/bdfyy/bdfzj/

根植龙乡沃土

搭建文化平台

提高人文素养

传播百姓心声

十三.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老兵——王春凤

王春凤,年5月6日出生,现居住翁牛特旗亿合公镇头段地村头段地村民组。年入伍,年入朝作战,年复员。

13岁月有痕作者:于丽红

岁月有痕

 敌人密集的炮火下,一名身负重伤的战士正顽强地向吐着火舌的碉堡靠近。在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时候,他举起右手将手雷接连投向敌军,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的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志愿军反击部队的冲锋受到阻止。这时,战士再次负伤倒下。天就要亮了,这时他的身边已无弹药,身体又多处受伤,他仍顽强爬向火力点,朝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了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霎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战士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经典镜头,无数人为英雄黄继光舍身堵炮眼的壮举而落泪。可是,又有谁知道,在我们中间就住着一位黄继光的战友,一位抗美援朝的英雄王春凤。

70后的我,对于英雄是有执念的,黄继光、董存瑞、麻俊坤无一不是为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他们的英雄事迹烙印在了几代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寻找抗美援朝老兵王春凤并不难,鱼市胡同儒学小区,按照导航,没用十分钟,已经来到他家楼下,在楼下等我们的是王春凤的大儿子王俊坚。儒学小区是个旧小区,没有电梯,所幸楼层并不高,很快就到了。

王俊坚把我们让进屋内,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位穿着雪白T恤的老人坐在电视机前,而电视里正在播放动画片。屋内还有三个人,一个是王春凤的五儿子王俊敏,另一个是保姆,还有一位满脸福相的老太太,看年纪应该是王春凤的老伴。大家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后,老太太也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这就是我爸。”王俊敏指着正在看电视的老人说。老人依然不动,背对着我们,特别专注地盯着电视机,身子时而会轻微地颤抖一下。我注意到,老人的颈部有块大大的疤痕,这疤痕位于大椎穴上方,从伤的位置看,当时应该万分凶险。毕竟大椎穴在脊柱上,一不小心,这人就瘫痪了。

“我爸在朝鲜战场耳膜被震坏,双耳听力严重受损;再加上年纪大了,咱们说的话他都听不见。”王俊敏接着说。

  看来,是没办法直接和王春凤交流了。“让我弟弟说吧,他是大学教授,小时候也爱听我爸讲故事,知道的比我多”王俊坚对我说。

“您是哪所大学的教授啊?”

“我是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老师,每年寒暑假都会回来伺候父亲母亲的。”戴着眼镜的王俊敏,说话文质彬彬,声音不高,但却能直达每个人的耳朵。

跟随王俊敏的讲述,我们走进了一位革命英雄波澜壮阔的人生。

翁牛特旗西部亿合公镇头段地村四段地组,地处高山漫甸,地势高,贫水,是翁旗最贫困地区之一。年5月,没日没夜刮着的风稍小了些,山上的青草才冒出芽锥,隐隐的绿意像极了小青年才长的胡须,稀疏而又单薄。6日,小村王家一声婴儿洪亮的啼哭,宣告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男子汉。添丁进口,好事啊。可是王家人却笑不起来,太穷了,这孩子可怎么养活啊!

穷人家的孩子皮实,小米糊糊喂大的王春凤三岁了。三岁的小娃儿什么也不懂呢,他不知道大人为什么哭,更不懂一个家失去当家主妇的痛楚。大人哭他也跟着哭,哭累了,就去睡,睡醒了,却再也找不到妈妈了!

三岁丧母,没妈的孩子格外惹人怜。幸亏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的照顾,王春凤才没有挨饿受冻。尤其是二老太爷可怜他小小岁数就没了娘,对他特别关照。在亲人的爱护下,日子虽苦,王春凤还是健康地长大了。少年王春凤开始了给地主家放猪、放羊讨生活的日子。

年2月,才过完年,塞外北国还是一片冰天冻地,人们还没从寒冷中伸开腰身,就被墙上贴的火红标语点燃了热情,部队来招兵了。建国前夕,解放战争已到了关键时期,部队急需补充大量兵源。王春凤的大哥想去当兵,可是他才成婚不久,情况特殊,最后同意王春凤替哥哥去当兵,就这样替兄从军的十七岁小伙子,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家乡,投身到解放全中国的火热战场。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王春凤替兄出战;虽不及花家木兰万古流芳,却也不失为一桩十里八乡的美谈。

新兵王春凤,被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四野)一纵(38军的前身)做了一名通讯兵。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四野)一纵,是四野的三个猛虎军之一。38军前身是红5军一个主力团、红6军一个主力团、红25军等三支红军队。38军以善打大仗、硬仗著名。38军的历史算不上久远,但战斗力极强,是四野的王牌,四野中的几个“第一”都与38军紧密相连:打赢出关后的第一场歼灭战;编为第一纵队;被誉为第一只“虎”。38军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打了不少成名仗。“四战四平”是38军的第一个成名仗,其后有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千里挺进广西。朝鲜战场上,38军在三所里、龙源里一仗打出了“万岁军”的美名,当时彭德怀总司令亲自在发给军委和志愿军各部的通令嘉奖令中写下了“38军万岁”。著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所描写的就是“松骨峰战斗”,可以说38军为全军赢得了“最可爱的人”的赞誉。在漫长的战斗历程中,从38军先后诞生了名将军,万毅中将是首任司令兼政委(当时1纵称司令),李天佑上将是第二任司令。最有名的是梁兴初军长,梁兴初历来以打恶仗而闻名,九次负伤,战功赫赫,解放战争期间被称为四野的“常胜将军”,年10月他率38军入朝参战。38军下属的师、师更是王牌中的王牌,师攻坚能力强,师长途奔袭能力强。年38军改编为38集团军。

年4月王春凤跟随部队由天津挥师南下,进军中南。5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解放武汉后,第13兵团进至襄樊、天门地区休整,作歼灭宋希濂集团的准备。而此前,国民党军湘鄂边区"绥靖"司令官宋希濂部4个军及保安团队共约10万人布防于湖北省秭归至郝穴间长江两岸,重点在宜昌、沙市(今属荆沙),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由此渡江。7月初,宋希濂集团一部兵力由宜昌前出远安、当阳,掩护兵站抢运存粮。6日,由司令员程子华指挥,王春凤所属的第38军协同第47、第49军和配属的第39军及湖北军区独立第1、第2师共约25万人,乘机发起宜沙战役。他们首先分路向远安、当阳地区前进,准备包围前出至该地区的国民党军,诱其主力增援予以围歼。9日,第13兵团在远安以东与前出的国民党军遭遇,国民党军迅即向宜昌撤退。第13兵团当即展开追击与截击。12日,第47军和第38军一部从东、西、北三面猛攻宜昌,并以炮火控制长江水面,拦阻国民党军渡江南撤;第38军主力由宜昌东南古老背渡江,拟迂回至宜昌对岸切断国民党军退路;第49军于15日攻占沙市、江陵(今属荆沙)。宋希濂见宜昌三面被围、向江南的退路将被切断,急令江北部队利用夜间人民解放军炮火不便封锁江面之际渡江,连同江南部队一起向西撤退。第13兵团于16日解放宜昌,并以主力渡江追击,歼国民党军后尾一部。后因宋希濂集团已远逃湘鄂西部山区,遂于18日停止追击,战役结束。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1.5万余人,打开了南进湘西的大门,切断了宋希濂集团与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集团的联系。

王春凤在战斗中渡过了长江天险,来到了大江南岸。他第一次见识了祖国的幅员辽阔,河山大美。然而,他和许多北方兵一样,很难适应南方的湿热气候,很多人出现了皮肤瘙痒等不适应症。但是,这些与杀敌相比,都是小事。7月下旬解放湘北常德地区,并就地休整一个多月。部队修整,王春凤并没有懈怠,而是苦练军事技能。9月13日,王春凤随同部队投入了衡宝战役。衡宝战役,又称中南战役,与海南岛战役、西南战役并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后的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中南地区以来的首次重大战役,向中南地区进军的决定性战役。是横跨开国大典的唯一大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各地中共组织与游击武装的积极支持与密切配合下,发动了衡宝战役,歼灭了白崇禧集团的主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消灭了衡阳市境内的国民党反动武装和反动政权,解放了衡阳全境。

38军由常德地区出发,为衡宝战役的右翼,向沅陵、辰溪、芷江挺进。衡宝战役的惨烈王春凤多年以后都不敢回首,用尸横遍野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白崇禧先在湘乡作出大撤退的假象,然后命令已退守湘桂边境的桂军第三兵团乘夜色北进,在青树坪设下“口袋阵”诱敌深入,而师长驱直入,在青树坪以一个师的兵力拖住了白崇禧五个师的兵力。战斗你来我往,阵地在双方的争夺中频繁易主,王春凤所在部队奉命增援师。战斗紧急,电话线被炸断,王春凤接到指令,要求无论多么困难都必须要把情报送到前线指挥官的手中。他接过命令,飞身上马,向着前方阵地飞奔而去。而此刻敌人正死咬住我方阵地不放,一轮轰炸过后,敌人端着刺刀冲了过来。王春凤一看情况不妙,翻身下马,扒开尸体藏了起来。敌人搜索了一圈没发现活口,正准备离开,但一个国民党兵眼尖,发现了他所骑的战马,断定这里一定有活口。于是,这群国民党兵又折返回来,用刺刀挨个刺尸体,以期找到活着的人。王春凤屏住呼吸,脚步声掺杂着咒骂声越来越近,王春凤一动不动。“扑哧”一声,他身上的那具尸体被扎了个大窟窿,刀尖被他的衣服上的纽扣抵了一下,才没刺到肉。国民党兵骂骂咧咧地走了,过了好一会,王春凤确定敌人已经走远,才趴开压在身上的尸体爬了出来,马已经被国民党兵牵走,他边跑边寻找我方部队,终于在一个防御工事里找到了前方指挥官,把情报送达,完成了任务。

通讯员王春凤,遇到过的危险不计其数,躲避危险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像这次藏在死人堆里只是众多死里逃生的一种罢了。有一次他乔装成当地人送情报,遇到敌人小股侦察兵,他机灵地把情报塞进了羊屁股,又装聋作哑才躲过了敌人盘查,在既定时间内完成首长下达的任务。王春凤机灵能干,遇事沉稳不急不燥,总能在危机中化险为夷。

38军积极协同兄弟部队分割围歼桂系主力,衡宝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人,其中俘敌人,毙伤人,投诚人,解放了湘南、湘西大部地区。沉重地打击了白崇禧集团,为尔后进军广西全歼桂系主力,以及第二野战军经湘西进军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衡宝战役结束后,白崇禧集团仓皇逃跑,由湖南省退入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恢复番号和补充人员,其兵力有5个兵团12个军约15万人,连同10月下旬由广东逃到粤桂边界地区的华南军政长官余汉谋集团残部,共约20万人,企图以桂林为中心负隅顽抗。

10月1日,王春凤随38军在花桥歼敌军余人,当晚夺占榆树湾(今怀化),2日占芷江:在追击中占黔城、会同,再歼军一部。切断白部西逃入黔之路。11月6日参加广西战役,10日袭占靖县,追击西逃之敌17兵团。13日进占黔东南,迫敌向桂西北退却,断敌西逃贵州之路。续向桂西北金城江急进,26日解放金城江,俘敌0余人。27日在河池西南歼敌17兵团一部,俘余人。28日追至东兰地区再歼军余人。再向桂西百色追击,解放百色广大地区。追歼白部17兵团,一直追到桂西南中越边境,除歼尾敌、俘敌余人外,其余窜入越南,广西战役后,第、第师配属二野第4兵团入滇作战,参加滇南战役,从松花江一直打到中越边境红河桥头,之后第师回湘西剿匪,第师拨归广西军区建制。

年6月,北朝鲜在苏联默许下向韩国进攻,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军越过北纬38°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对我东北三省构成了巨大威胁。年10月,中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决定出兵朝鲜,并将东北边防军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年10月19日,王春凤所在的第38军作为首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王春凤每天的食物就只有炒面,没有水,没有蔬菜。炒面方便携带并且储存时间比较长,便于行军食用。王春凤他们果腹之用的炒面也不是天天能吃上;如果后方补给上不来,便会面临断顿的威胁。有时王春凤和战友们只能吃草根和树皮,由于缺少盐分的摄入,他的脸和脚都开始浮肿,瘦弱的躯体顶着肿得像大头娃娃似的脑袋,身上没有一点力气。王春凤入朝时是八月份,穿的是单衣。朝鲜的纬度和东北三省差不多,入冬早,每年十月中旬已进入冬季。他经常拿着望远镜趴在那里瞭望监视美国飞机的动态,尽量减少体能的消耗。吃不饱,穿不暖,志愿军战士们经历着身体和心理的极限考验,有些身体素质差的,还有一些得不到及时救治的伤病员,最终没能走出朝鲜,长眠在了异乡的战场上。

年11月27日晚,第38军在三所里和龙源里与敌军遭遇,随后一场突围与反突围的恶战打响了,谁知38军一战立威,打出了“万岁军”的美名。12月1日19时三所里战斗结束,美军被迫放弃余辆坦克、余辆汽车,于8时许改向西往安州方向退去。此战,第38军共毙伤俘“联合国军”余人;第师圆满达成切断美军退路和阻其援兵的目的。而此时,第38军主力一部已抵至龙源里以北松骨峰,投入战斗。

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这是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描写的抗美援朝中惨烈的一幕。这也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头——松骨峰战斗。而我方参战的正是威武的38军,可以说,正是38军为全体志愿军赢得了“最可爱的人”的赞誉。

年11月30日,参与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为追击南逃的美军赶到了松骨峰一带。王春凤所在的一营三连奉命抢占松骨峰北侧的无名高地,截击敌人。6时30分,三连击溃敌尖兵小部队,爬上了光秃秃的山包,未及修筑工事,便与在军隅里遭40军痛击后败退下来的美二师部队打了个“照面”,敌人黑压压的汽车,坦克和步兵蜂拥而来。敌汽车刚驶近三连阵地前沿,连长一声令下,机枪射手、火箭筒射手和爆破组便向敌汽车、坦克发起了猛攻。刹那间,公路上几十辆汽车、坦克燃烧起来,成百辆汽车挤成一团,美国兵纷纷跳车乱跑。约半个小时后,不甘失败的敌人在8辆坦克、10余门大炮和11架飞机掩护下开始反扑,但反复冲击5次均未得手,丢下百余具尸体溃退。三连趁机抢挖工事,准备长时间激战。阵地上,指导员杨少成召集支委们开会,号召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指导员和连长还烧毁了全部的文件和自己的笔记本,表示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

数小时后,敌人增大了兵力投入,炮弹、汽油弹和燃烧弹把整个阵地烧得火光冲天。随后,大批敌人分两路向二、三排阵地同时实施轮番进攻。战斗异常惨烈,全连战士伤亡很大,连长不幸中弹牺牲,杨副连长3次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王春凤就在离副连长不远的地方,他转过头看了一眼已经成为血人的副连长,此时,副连长嗓子已经喊哑了。还没等他转回头,一枚炮弹在他的身边炸裂开来,巨大的烟尘腾空而起,弹片雪花般落了下来。

与此同时,我军正从四面八方开始步步合围,敌预感不妙,再次纠集了18辆坦克、几十门大炮和32架飞机对三连阵地进行了长达40多分钟的狂轰滥炸,把三连阵地轰成一片火海,然后组织步兵实施冲击。战士们一面扑打身上的火焰,一面利用炮弹坑做工事,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拼杀。指导员杨少成子弹打光了,捡起烈士的刺刀冲向敌人。一个美国兵抱住了他的腰,他掏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砸向其脑袋,并拉响了手榴弹,与合围他的六七个敌人同归于尽。共产党员张学荣身负重伤,捡起烈士遗留下的4颗手榴弹,拉开弹弦冲入敌群……

战斗结束后,一营营长带领战士们上了三连阵地,收殓烈士的遗体。他在阵地上看到: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有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的。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颗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战友们收殓遗体时发现了王春凤还有呼吸,医院救治。

王春凤醒来时,已经是几天之后了。他医院里,不能动弹。护士在对他喊着什么,他却一句也听不见。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可是一动后脑和背部就撕心裂肺地疼。后来他才知道,原来他的颈部、背部、两肋多处负伤,耳膜被震坏,双耳听力严重受损,后经鉴定为二等乙级伤残。

从上午6时打到中午12时,三连剩下6个没有负伤的人,敌人死亡多,敌我损失之比约为6∶1。三连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使主力部队及时赶来,被堵截的美二师主力、美二十五师、伪一师等敌大部被我聚歼。三连官兵以百人之力,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阻敌数个师长达十几个小时,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夺取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争取了宝贵时间。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该连“攻守兼备”锦旗一面,记集体特等功,第38军授予该连“英雄部队”称号。事后,关于志愿军第二次战役松骨峰战况的报告被斯大林看到了,酷烈的松骨峰之战令这位苏军统帅流泪说:这是一支伟大的部队!

由于伤势严重,年1月王春凤被送回国内,在大连治疗休养。经过大连休养所的苏联专家全力救治,王春凤才保住了命。年9月,痊愈的王春凤来到热河省革命残废军人速成初级中学学习。两年后,初中毕业的王春凤转业,被分配到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喀喇沁旗劳改萤石矿工作,任管教干事。年10月,他又调任阿鲁科尔沁旗天和隆参办劳改农场,任管教干事兼队长。年5月,根据国家有关精简政策,经组织批准,退职还乡,后转入教育系统工作。先后在漫甸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在亿合公中心校头段地中学负责后勤工作,年3月退休,年6月退休改离休。为方便生活和就医,年从四段地迁居乌丹。

王春凤的人生履历有很多头衔:残废军人、退休教师、离休干部。他二十二岁和妻子尹淑云结婚,如今已经携手走过了67年,共育有五子二女。在部队他立过许多战功,得过许多荣誉。年12月在锦州参加建设东大营,记小功一次;获奖状两张,物资奖一次。年6月在朝鲜行军途中,因保护物资负轻伤未下火线记三等功一次。年9月在朝鲜因冒敌机轰炸护送伤员未受损失,记三等功一次。他的一生也有许多遗憾,他遗憾没有把那么多牺牲的战友带回家,他能为战友们做的事太少了!

他的后半生拖着残疾的身体一路前行,身上的每一块疤痕,都是一枚永不褪色的纪念章,用鲜血滋养着的勋章,是八一军旗上闪闪的星,是浩瀚宇宙中最灿烂的星辰。他是“最可爱的人”,他就在我们中间,威武不屈!

《少郎河》文学杂志

《少郎河》文学杂志

蒙连内资08—/k

主管单位:中共翁牛特旗旗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翁牛特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辑出版发行:诗韵龙乡编辑部

总编辑:汤国明

主编:陈玉民

执行主编:刘艳云

责任编辑:于井明

责任校对:郭建华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ejiuzx.com/gjsxw/94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