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美丽丽水免费订阅本刊 中山街马上就要改造了, 丽水人都戳进来怀个旧, 看看中山街的“那些年” 丽水中山街这条熟悉的街道 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回忆...... 小时候, 它是丽水最繁华的地方 妈妈爱拉着我的小手在这里闲逛 上学了, 它是我们去学校的主要路径 小伙伴三三两两 骑着单车在这穿梭 如今 它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马上就要改造了 可你又知道中山街多少呢? READMORE解放前的中山街中山街是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主干道和商业街之一,三十多年历史的中山街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今年10月29日,中山街人民街至大猷街段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开标会召开,中山街将实施改造了。这么一条熟悉的街道,你知道它的历史变迁吗? 在市城市规划展览馆里,陈列着这么一副地图的复制品。它是年日本侵华战争前夕,当时丽水县县城的详细地图。在这幅地图里,丽水县城呈现出一个不规则的铃铛状,如今的中山街被标注为“中直街”,当时的中山街每一段都有不同的名字,有老丽水人熟悉的“太平坊”,有不为人所知的“华祠岭”。在这幅地图中,中山街并非如今的模样,而是被截成了两段。 毛传书: 中山街它以前是古处州中直街的一部分,古代的时候我们(丽水)有个梅山背,当时命名中山街的时候,中山街是很短的,从丽阳门到太平坊,基本就是这么一段。太平坊到华祠岭就是梅山角了,那里就是梅山了,太平坊到华祠岭就变成小巷了。他命名的时候就是到我们现在的解放街为止。 “中山街”名字的由来毛传书介绍,所谓的“中直街”,就是指城市中间最主要的一条直道,而以前丽水老县城的规划就是沿着这条街对称布置,当时与中直街相邻的梅山上,有孔庙、县学、天后宫等当时丽水著名的文化设施,可以说是最主要的文化中心。那么,现在的中山街这个名字,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毛传书: 当时年是抗战时期,浙江省省政府迁到丽水来,丽水的道路他就重新命名了,他主要是为了激励抗战的斗志,发扬处州兵抗倭的优良传统,这样就以抗倭名将戚继光,卢镗,俞大猷命名三条街,就是我们现在的继光街,卢镗街,大猷街。 作为这次改名的部分,古处州的中直街则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为“中山街”,而当时丽水县城另外两条主要道路则被分别命名为“中正街”和“陈诚街”。新中国成立后,“中正街”被改名为“大众街”,“陈诚街”改名为“解放街”,而“中山街”的名字则被一直延续使用了下来。 30多年前中山街的第一次改造解放前的中山街只是延伸到如今的解放街一带,被当时丽水城区内的一座山所阻隔,那什么时候中山街变成了现在的模样呢?这就要从年开始说起。 毛传书至今还保存着一份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录音,里面所描述的就是丽水的一段往事。 现场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祖国各地节目,在今天这段时间里,广播的内容有,古城丽水换新容。浙江省丽水县,在美丽的瓯江岸边,丽水县城当中,有一座山,名叫梅山,俗称梅山背,由于这座山的阻隔,世世代代以来,从北面的丽阳门,到江边的南明门,都要翻山越岭,全城仅有的一条狭小街道绕了一个大弯,还要过一个小山坡,刘祠堂背。 据资料记载,丽水刚解放的时候,丽水县城的人口还不到3万,到处都是遭日本飞机轰炸破坏留下的残垣断壁。除了丽阳门外有几幢矮小的平房之外,居民都住在古城墙的圈子之内,而且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 毛传书: 确实当时丽水人从丽阳门到大水门,要绕一个大弯,要爬一个山坡,感觉很不方便,要过刘祠堂背,货物从大水门那边进来,首先要搞手推车去拉上来,很重的。有的时候,手推车往下拉的时候,冲到老百姓的家里去,这种事故都出过的,这个下雪天,坡就很滑的,容易跌人的,过去有人讲:“处州府城路不平,白天走路跌死人”啊。 年,作为城市改造的一部分,当时的丽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中山街改造的计划,这也点燃了当时丽水人建设家乡的热情。 毛传书: 当时有口号的,把丽阳门拆掉了,要拓宽中山街,他的口号叫:“拆除丽阳门,削平华祠岭,打通梅山背”。打通梅山背是个大工程啊,当年没有这些机械化设备的,那就靠手工挖,靠炸药炸,应该这样说,这条中山街做了以后,到现在还是丽水最繁华的一条街。 这次改造什么时候开始?中山街改造是很多丽水市民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名医院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