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年,领导人们商讨着建国后的诸多问题,其中有个难点即便是让雄韬伟略的毛主席来考虑也十分为难,那就是建国以后国都定在哪?(54年时宪法中才将国都改为首都)定在南京?怕外界说走了蒋介石的老路。定在哈尔滨?冬天异常寒冷的天气实在无法办公。定在西安?西安倒是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而且群众稳定可靠,但是交通实在不方便,选择首都,一定要考虑交通便利的因素。那么北京是如何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被选为首都的呢?

万古帝王之都

北京曾是五个旧朝代的国都,辽金元明清,为什么这么多朝代都喜欢定都北京呢?这其中涉及了许多因素,而地理因素则是一个比较大的共同点。

无论从风水上还是地理位置上,北京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宝地,“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翻译过来就是北京这个地方既有山又有水,且这样的地理位置极易防御。

在古代中国尚未统一之时,北方常有游牧民族南下侵略,而北京则是北方与富饶的华北平原之间的分割点,如果守住北京,南边的土地就很难被占领。占住北京,就挟制了西北到东北、北方到南方的四条关口。

北京还有着从秦朝开始便建立的大量交通线路,通商运粮等极为方便,不仅如此,在水路上的运输也极为方便。所以几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将北京这个城市视为战略要地,不断地将其核心的优势放大。

元朝的忽必烈选择定都在北京最大的因素便是其能同时控制住游牧区和农耕区的优越地理位置,忽必烈在定都以后干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开辟京杭大运河,这条运河影响了后续三个封建王朝的粮食供应,即便是在当代也仍有着巨大的贡献。靠着南方源源不断输送的粮食,元朝减轻了许多压力。而大运河也影响着后来北京城建设的许多布局。

明朝的刘伯温是个风水大家,曾在选定国都时从南京选了一位能人向北方射箭,直到看到箭停驻的地方再决定将国都迁至何处,最终箭落在了南苑,而此地有着许多富甲一方的财主,他们害怕这里被定为国都后他们的土地会受到损失,于是便与刘伯温商量能否不要将北京城建在这里。刘伯温虽然答应了,但是还提出了一个条件,修建北京城的钱由他们来出,这几个财主认为自己的财力十分雄厚便欣然答应了。可是他们没想到仅仅是在修建西直门一处地方时,他们所有人在此处的花费便已让他们倾家荡产了。之后刘伯温来到北京还仔细勘测了各地的风水,发现此地“龙气”十足,且极易抵抗蒙古族的入侵,最终将明朝国都定在了北京。

之后选择定都在北京的君王们大多是出于想要统一全国的格局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以毛主席对于中华民族上千年历史的了解,想必这些原因在毛主席心中也是了如指掌,但是毛主席以及一众领导人选择定都在北京可不是因为那些传说的“龙气”等,而是出于一个伟大的战略家的角度才做出这个决定。

诸多城市中的最优选

定国都这件大事也不是毛主席一人能决定的,关于这件事中央开了许多次会议,得到了很多种结果,其中有北平、西安、南京、洛阳、哈尔滨等地。每个地方其实都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让人十分难选择,毛主席曾与王稼祥进行过一次深度的探讨。王稼祥说出了他对于定在各个城市的不同看法与利弊,讲得十分全面。

毛主席和王稼祥

毛主席在问王稼祥怎么看待这件事时却被王稼祥率先猜出了主席心中的想法,王稼祥问道:“要定在北京?”毛主席感到有一些惊讶,自己还没说怎么王稼祥就知道了。接着王稼祥从分析其他城市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历朝历代,包括蒋介石的国民党,在定都南京以后,都很难有个善终,当然这属于一定的迷信,我们共产党人是不信这一套的。我认为原因最主要在于南京的地理位置极差,从当前动荡的国际形势来看,我们的国都如果定于处在东南沿海的南京,可能会出很多问题”

主席朝他微微笑了笑示意继续讲下去,王稼祥继续说着:“比如备选方案中的西安,以往选择西安作为国都是因为其与边境线有着重要的关系,如今的中国已然不需要考虑当时会面临的问题,现在的威胁更多的是来自沿海一带的城市。除开这点,西安的经济如果想要发展是面临着很大阻碍的,深处内陆无法与那些发达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定在这里也不妥。”

“而洛阳、开封等地经济落后,这样的情况没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好的改善。加之交通不便,长期遭受黄河水患可耕种的田地也无多少,且不论外部是否安稳,单单是黄河的治理一方面就可能会影响国都的稳定性,所以即便这里曾经存在着一定的历史背景,也不是一个选做国都的好地方。”

“那你为什么会觉得定在北平就合适了呢?”毛主席问道,“北平既具备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同时还有着很重要的战略位置,沿海如果遭到外敌来犯,我们极为安全的地理位置能够确保国家领导人们的安全,而北平唯一相对靠近的国家便是苏联,但苏联又是我们的盟友,所以在安全方面没什么可担心的。明清两朝也在此地立过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人民们也更能接受一些,综合考虑之下,我认为最合适的选择地点就是北平。”

定都这样一件大事,肯定不是王稼祥与毛主席的一次谈话就能够下定论的,当时中央在开会讨论时最多的争议就在于选择哈尔滨还是北平,那么哈尔滨又有着什么样的优势呢?

首先哈尔滨与苏联的地理位置极其靠近,而苏联当时则是我们的“老大哥”所以如果定在哈尔滨,将会得到极大的安全保障。其次哈尔滨还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城市,但是当时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疯狂地进行着最后的挣扎,使得原本安全性很高的哈尔滨又变得动荡不安,最终无奈之下只能放弃这个选择。但是在解放战争彻底胜利以后,领导人们的目光已经彻底放在了北平身上,所以哈尔滨也遗憾地丧失了这次机会。

顺利定都

年的“九月会议”上毛主席曾就未来新中国建设上提出过这样一点建议:北平不要打,事实证明,毛主席看问题的角度永远那么长远。在决定定都北平以后,城内的人民因为当时的和平解放,对于中央准备定都北平这个举动十分欢迎,还在入城的时候为解放军战士及领导人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年9月27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宣布北平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同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的成立。

毛主席在回到北京以后不禁感慨道:“三十年了!如今抗战胜利了,中国也解放了,蒋介石曾经将国都定在南京,为资本家服务、为资本家建设国家。如今我就偏偏要带着我们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将北平建出个样子来!”曾经毛主席在北大担任图书管理员,如今再度归来却已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未来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对于建设北平有着很大的信心,在前往北平之前就曾和周总理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周总理看到早早便踏出房门的毛主席关切地问道:“主席昨晚休息的怎么样?”

“当然睡好了,就是不睡觉,我今天也会很精神,今天可是我们一帮子人“进京赶考”的日子呀!没个好的精神头怎么行。”

“我们应该都能顺利通过考试!哈哈哈哈”周总理对于此次前往北京也充满着美好的愿望。

这也是每个中国人民的愿望。

如今北京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它还是国际上公认的超大城市,其地区生产总值在年达到了三万六千亿之多,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面,北京市年的常住人口有两千一百多万人,北京还拥有着各行各业最好的资源,最优秀的人才。北京附近还驻扎着我国最为精锐的几支部队,其中三十八军更是王牌中的王牌,人民的安全也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从如今北京的发展来看,当年毛主席以及一众领导人所做出的决定是极其明智的,他们长远的眼光仿佛可以跨过百年预见未来,不知道伟人看到如今的北京和中国会作何感想。想必一定很欣慰吧。

这盛世,如您所愿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ejiuzx.com/gjsxw/137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