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定 他是火种,点燃了八寨这个沉寂百年边远古镇的生命激情,他是引路人,在偏僻落后的山区,组织劳苦大众发起了震惊云南的八寨农民武装暴动,开启了马关早期革命斗争的先河,照亮了人民寻求光明的前进道路,建立了中共八寨支部。他就是马关的革命先驱——李国定。 年暮春的一个深夜,伸手不见五指,风雨突袭,电闪雷鸣,在八寨白马脚村一户李姓人家的茅屋里,微弱的煤油依然闪烁,寅时许,随着女主人撕心裂肺的叫声,一个折腾母亲三天的男娃降生了,清脆的啼哭给这家庭带来无尽的欢笑。父亲对母亲说:“这小家伙这么能折腾人,我看有点不一般呢,世道这么乱,希望他以后能为这个国家做点事,我想给他取名叫为国定,你看可以吗?”母亲说:“就听你的吧,我到没想他以后能做什么大事,只求这娃平平安安的就好,大号就叫静安吧”。 李国定故居 人不能选择出生,但可以选择改变命运方式,一个重大的抉择,改变的不仅仅你的一生,也许你改变的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李国定就是这样一个敢于改变人生命运的人。他自幼勤奋好学,八岁读私塾,深受私塾先生的欣赏,少年时期到火窝子(今屏边)求学,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当时的社会军阀混战,国民政府腐败无能,人心涣散,民不聊生,无数的志士仁人莫不为中国的前途担忧和思考。这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传播,让苦苦求索中国未来的人们,看到了希望之光。在读书期间,胸有大志的李国定加入了“青年努力读书会”进步组织,积极参与进步救亡活动。毕业后分配到昆师附小任教。这时的他已不甘心于只做一名安于现状的教书先生,决心投身于救国的斗争中去。年夏天,他约同滇籍进步青年奔赴广州,参加了共产党员王德三等组织的“新滇社”,不久经“新滇会”介绍,进入毛泽东同志主办的第六期“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就是在这一时期,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李国定救国救民的人生理想信念,成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革命斗争的历练,使李国定成了工运、农运及军运出色的组织者、领导者。年秋天,李国定被王德三派往广西平马(今田东)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政治处宣传科干事,从事地下工作。年2月经余绍杰、马季唐介绍,李国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王德三 年2月,云南发生“二﹒六”政变,唐继尧下台,范石生遂派李国定、向镇弼(中共党员)回云南做收编地方杂牌武装的准备工作。中共云南省特委利用这一时机,派李国定到马关做地方武装王世珍部的争取工作。同年,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中共确定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方针,提出组织工农暴动的主张,反击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统治。年2月,省临委将李国定派往个旧矿山,以砂丁身份为掩护开展“工运”活动。这时,李国定遭省“清共委员会”通缉,在矿山的“工运”活动也引起了资本家的怀疑,中共云南省临委又将李国定转移到八寨开辟农村工作,扩大党在农村的影响力。 李国定的家乡——八寨白马脚村 年3月,李国定受聘到八寨小学任教,以教师公开身份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向劳苦群众传播革命思想。他白天教书,晚上深入农户做工作,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革命火种。为打开工作局面,他争取和启发八寨小学校长李星阶靠拢党组织。在李星阶的支持配合下,李国定组织了一支有12名师生参加的文艺宣传队,采取多种形式在校内外开展宣传活动,教学生和各族群众唱《国际歌》、《工农兵联合起来》、《打倒列强》、《准备暴动》等革命歌曲。在教学中,他结合社会背景,巧妙地把传播进步思想融入其中。利用街天,书写和张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土豪劣绅”,“农民弟兄团结起来,分田分地,抗租抗税,抗兵抗粮”等传单,发动民众,号召各族群众团结起来,与官僚地主、土豪劣绅和国民党反动政权作坚决的斗争,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斗争热情。 李国定在八寨周边宣传革命思想 为让农民群众和学生更直观形象了解当时社会现状,他编写通俗的顺口溜: 穷人苦, 穷人苦, 衣烂无布补, 肚饿无米煮。 男的露出两支臂, 女的露出一对乳。 羞耻难顾, 吊着屁股。 走路要打拄, 脸色似黄土。 又要出兵和出粮, 又要出款拿钱数。 穷人为何苦, 苛政猛于虎。 穷人要翻身, 跟着共产党。 工农齐联合, 打倒贪官和田主。 年8月,中共迤南区委在阿迷(开远)召开扩大会议,讨论迤南地区的工运、农运、学运、军运等问题,特别强调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李国定参会后返回八寨,为举行武装起义作准备。年1月19日,李国定出席了中共云南省临委在昆明召开的扩大会议。会议改选省临委,决定成立迤南特委,李国定被选为中共云南省临委审查委员。2月1日,临时省委书记王德三在蒙自组织召开了迤南代表会议,李国定被选为迤南特委常委兼个旧县委书记。5月,省临委又调李国定回八寨继续开展农运工作。通过李国定的宣传发动,八寨周围十余个村寨很快地建立了农会组织,同时还发展了李星阶和凹塘村农会骨干吴世林等3个农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于年5月在八寨小学建立了中共八寨特别支部,李国定担任支部书记。中共八寨支部的建立,标志着马关革命斗争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党支部公开集中农民演讲,揭露旧制度的腐朽和黑暗,宣传共产主义的美景。 八寨农民运动的兴起,使土豪劣绅惊恐万分,要求派兵围剿。年冬,驻文山、西畴、马关三县联合团团长曹仁恭带兵进驻八寨,收缴民间枪支,公开敲诈勒索,激起广大群众强烈不满。为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农会组织和维护好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李国定召集党员李星阶等人商讨对策,发动群众,开展反对曹仁恭提枪提款的宣传鼓动活动,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部分地主豪绅为了他们的利益也参加了反对活动,由于反对的声势越来越大,致使曹仁恭也不敢贸然行动。曹仁恭并不甘心,为了挽回面子,第二年初,从文山搬来救兵,与当地恶霸肖保珩密谋镇压农民运动。为消灭曹仁恭这股反动势力,李国定和党支部决定,举行农民暴动。年2月11日,起义队伍攻打驻在腻科街的曹仁恭。由于起义队伍缺乏战斗经验和遭到地霸肖保珩反动武装的内外夹击,起义失败。 八寨农民武装暴动旧地——腻科街 起义失败后,曹仁恭来到八寨,疯狂进行烧、杀、抢、掳,出动武装对起义村寨及农民进行猖狂“清剿”,四处捉拿李国定,李国定秘密隐藏在群众中,坚持做好群众的安定工作。为回击曹仁恭疯狂镇压农民运动的嚣张气焰,李国定和党支部研究决定除掉曹仁恭。当了解到曹同八寨乡兵大队长陈树荣和副团首袁汉良之间有矛盾,李国定巧妙用计,促成了陈、袁联合,策划除掉曹仁恭。年4月4日大吉厂地霸张镇斌邀请曹到大吉厂吃“羊汤锅”,曹还沉浸在镇压了农民起义的洋洋得意中,带着随从赶往张家赴宴。陈、袁得到消息后即派心腹30余人,设伏于大吉厂至八寨途中的雾路者老凸桥处,将返回途中的曹仁恭及随从击毙在尖山脚下,除掉了曹仁恭。 年11月,因叛徒出卖,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省委书记王德三等几位主要领导等相继被捕就义,分散在省内各地的党组织与上级失去联系。年5月,马逸飞、左建章到八寨凹塘村找到李国定,决定暂停八寨支部活动,分头隐蔽,寻找组织。李国定先后辗转墨江、弥渡、祥云、屏边、河口等地,一边寻找组织,一边从事革命活动。到昆明后,他看到张经晨同志被反动派杀害,爱人何月华带着两个女孩,孤苦伶仃,生活窘迫,主动提出与何月华组成革命伴侣,承担起为革命烈士抚育下一代的责任,后来两个孩子继承父辈遗志参加了革命。年秋,李国定终因积劳成疾,医院,年仅41岁。 李国定是革命火种的传播者,他短暂的一生把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传播到了八寨这个边远落后的小山村,启发了这个沉睡百年的古镇反抗压迫与剥削的觉悟,点燃了这块渴望光明的红土地的星星之火,马关党组织发展和革命运动在这里悄然生根发芽。(来源:《文化文山》马关卷) 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投稿邮箱: qq.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ejiuzx.com/gjsxw/106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