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比较好呢 http://www.wxlianghong.com/ 个旧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年度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我校全称为“个旧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属于国家公办全额拔款事业单位,云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为81.23亩,职业教学设施设备齐全,现有教室40余间,标准化机房4间,计算机台;形体房1间,服装实训室2间,建筑实训室3间,汽修实训室2间,旅游专业实训室2间,高铁实训模拟仓、机床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男、女生宿舍等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生活条件。 (二)学生情况 年招生人,年我校招生人。以12月为统计时点,年12月在校生人,年12月在校生人。 年毕业生人,年毕业生人。 以年12月为统计时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人,占比11.21%;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81人,占比6.88%;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75人,占比6.37%;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人,占比19.63%;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人,占比16.40%;航空服务专业学生45人,占比3.82%;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人,占比8.92%;法律事务专业学生人,占比10.88%;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学生人,占比15.89%。 以年12月为统计时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人,占比13.06%;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68人,占比5.96%;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92人,占比8.0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人,占比19.%;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人,占比16.56%;航空服务专业学生42人,占比3.68%;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人,占比12.80%;法律事务专业学生人,占比10.25%;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学生人,占比9.82%。 级入学人数人,年毕业人数90人,巩固率89.81%。级入学人数人,年毕业人数人,巩固率93.80%。级入学人数人,年毕业人数人,巩固率88.69%。 年教师履职培训74人,全年教师共计培训人次。 (三)教师队伍 年生师比为16.1:1;年生师比为14.8:1。年双师型教师比例为56.2%;年为51.9%。年兼职教师比例为专任教师的13.5%;为13%。年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97.2%;年为97.4%。年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为1.38%;年为1.29%。年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47.9%;年为45.5%。 (四)设备设施 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0.57万元,年为0.66万元。年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为0.个;年为0.个。年生均纸质图书为26.78本;年为27.68本。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我校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一至高二年级阶段开设法律、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在过去的两年中无学生出现违反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行为,学生打架、逃学等现象也得到有效遏制,连续三年在安全工作中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并被评为个旧市文明学校。 年文化课合格率83.4%,年为81.6%。年专业技能合格率85.6%,年为83.7%。年体质测试合格率89.5%,年为90.3%。、年毕业率均为%。 (二)在校体验 在校满意度调查综合反映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本校通过量表测评学生满意度,探索引发本校学生不满意度的原因,并针对学生普遍不满意的地方提出具体建议。 在年11月12日,共发放调查问卷份,主要从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进行调查,回收了份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98.21%。 结果显示,在理论学习满意度方面,有87.6%学生感到满意;在专业学习方面,有85.3%学生感到满意;在实习实训方面,有86.1%学生感到满意;校园活动与社团活动方面,有95%学生感到满意;在校园生活方面,有92%学生感到满意;在校园安全方面,有99%的学生感到满意。 大部分学生在校满意度较高,在社团活动、校园生活、在校安全三个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百分之九十,一定程度表明学生在校学习态度较好,学校尽心维护学生利益,但仍有改进空间。在校园活动与社团方面,多举办校园活动项目,增加社团活动宣传。但是在校园生活满意度有接近百分之二十的取样不满意,所以在学生居住、饮食方面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让学生满意,做到让学生吃的放心、住的舒心。 (三)资助情况 学校一贯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不断完善资助体系确保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位,为我校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保障。 年财政和主管部门拨付的助学金资金71.33万元。年春季学期发放国家助学金人,发放金额48.5万元。发放年秋季学期国家助学金资助人,应发金额37.92万元。截止11月30日,发放级人3个月资助,发放金额16.92万元,级新生11月25日学籍与资助系统同步,级学生助学金正在办理发放中。现结余4.33万元,资金缺口-16.67万元。 年财政和主管部门拨付的免学费资金.88万元,年春季学期补助受助学生人,补助金额.6万元。年秋季学期全日制在校学生数人,免学费应受助学生人,免学费应补助金额85.9万元,年秋季学期免学费正在办理中。现结余60.07万元,资金缺口-25.83万元。 国家资助政策为一项国家惠民工程,我校严格贯彻各级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了国家“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 (四)就业质量 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6%以上。对口就业率保持在70%左右。年我校毕业生人,就业率达到了96.2%。毕业生年就业去向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为人,占就业学生数的84.2%;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为45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2.3%。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是: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0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9.1%;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0.8%。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是:本地(本省)为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6.7%,到异地就业,尤其是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3.2%;就业渠道情况是: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6.7%;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2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3%。学生初次就业月收入云南省内元左右,外省发达地区元左右。从事自主创业经营的毕业生为12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3%。就业情况数据百分比与上一年度相比变化不大。疫情对我校学生就业的影响较小,只有服装专业20位学生受疫情影响没能按时到达就业企业顶岗实习。 我校从年开始举办高职高考班,多年以来为高等院校输送了近千名学生。年我校共有47名学生参加高职高考,上线率%。在高等院校的单独招生中我校有36名学生被录取,另外的11名学生参加7月份的高职考试,全部上线。年升入高级职业院校的学生占毕业生的12.4%,无人上本科线;对比年升入高职学院的学生比例为13.2%,无人上本科线。 (五)职业发展 我校大部分学生由于入学时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差,在校学习期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不够扎实,所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都不够强,有待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强锻炼。岗位迁移能力是和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强弱有重要关系,我们建议学生选定工作岗位后要有信心和耐心,在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完善提高自己,不要轻易更换工作岗位。中职毕业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和家庭经济情况的原因,创新创业能力有待加强和提高。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我校先后开设有二十几个专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年开设的招生专业有:建筑工程施工、机电技术运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航空服务、旅游服务与管理、法律事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等9个专业。目前我校新申报了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 针对职高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设计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一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进行专业基础教学;二年级注重专业动手动力的培养,瞄准就业市场,更多地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专业素质。 (二)教育教学改革 我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这些公共基础课。突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从办学历史、师资力量、就业市场需求等方面出发,调整开设新招生专业,淘汰不适应社会、不受学生欢迎的旧专业,适时更新学校专业设置。 作为老职业学校,我校在校教师普遍年龄偏大,从至6年未进新教师。随着学校的发展,师资结构等已不适应教学要求。为此我校从6年至今共招收19名大学应届毕业生,为建筑、机电、服装、旅游等专业增添了活力。我们坚持每年把教师送去进行省级、州级、市级等培训,强化了师资队伍的专业建设。 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结合专业教学特点,根据学生就业需要进行课程教学设计,适时进行教学课程的调整。为配合专业学科发展,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共投入92.54万元资金用于购买各类实训教学设备。 在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我校主要注重校内教学质量的提升。从去年开始注重工学交替,把学生送到省内外各个企业实习,使学生获得在学校不具备的工作经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作为职业学校我们重视信息化教学,去年我校购入十块白板,利用网络资源、专业素材等开展了各学科的信息化教学。教室等地方接入WIFI,使学生能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非常重要,我校投入92.54万元先后购入机电专业、旅游专业、建筑专业的实训实作设备,目前各专业都具备了校内实训的能力,各专业共计有个实训工位。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我校与个旧市茂晨汽车修理厂签订协议,建立了汽修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在购买教材时非常注重教学资源的配备,目前获得了华中师大出版社、上海交大出版社等配套教学课件、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也可以利用网络从这些出版社网站中找到相关的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方面各级教育部门有严格规定,我校的文化课主要订购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的教材。其它专业课程主要采用的是劳动出版社的教材。总之,在教材订购方面我们严格按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委托中标的新华书店采购,多年来无任何违规行为发生。 (三)教师培养培训 年我校通过紧缺人才招聘和公开招聘共招聘了二名新教师,均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新教师上岗培训。另外我校共有人次的教师参加了省级、州级、市级培训,教务处开展了两次校内教学培训,通过教师自学及引入外来资源,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应用能力。我校目前在争取自主培训,包括送教师到工厂实践,增强教师对实作实训的掌握能力。 (四)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管理规范,制定有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学校科研、队伍建设和信息化水平的管理正在不断完善。 (五)德育工作情况 德育课实施情况: 1、教学和教育相结合:我校利用周一主题班会时间,由结合学校德育工作、传统佳节、传统文化、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岗实习进行爱国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国学教育、安全教育、青春健康等召开主题班会。同时采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政教处、学校三级齐抓共管模式,教学教育紧密结合,使德育课与教育管理真正落实到实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2、学习和生活相结合:我校不仅把德育的眼光放在课堂40分钟上,还把德育教育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外。德育教育走进寝室,寝室同学之间友好相处,文明礼貌,进退有度,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内务卫生,规范清洁,共建和谐的生活环境;德育教育走进每一节课堂上,学校采取了对每一个教师在每一节课上,做到了“教师教学量化考核”和“学生课堂量化考核”两种方式相结合,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品德与行为上的日常规范教育管理,做到了“时时有德育教学,处处有德育管理”的机制。 3、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我校不仅重视学生在校内的德育教育,而且也十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