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中,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更好地激发全县广大职工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脱贫攻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县总工会成立了19名劳模参与的建水县“助力脱贫攻坚”劳模服务团,并设立了5个“劳模助力脱贫攻坚”为民服务点。今天,我们去认识其中的一位劳模服务团成员--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红河州劳动模范李红芬。 走进红河州建水县利民乡清江村李红芬的橘园,一棵棵间隔整齐的橘树一直延伸到绵延的青山脚下,阵阵微风拂过,那诱人的橘香倏然扑入鼻孔,酽酽地让人陶醉。 步入李红芬的房屋,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的全国绿化奖章,红河州委、州政府授予的红河州劳动模范称号,红河州妇联授予的“百名优秀红河女性”称号,红河州农业局授予“种植、养殖能手”称号,建水县委、县政府授予的“优秀人才”“先进个人”称号等证书、奖章琳琅满目…… 李红芬是清江村土生土长的一名彝家妇女,是村里党员示范柑橘种植致富能手。她的家乡清江村是一个地处偏远清江河谷的彝族聚居山区寨子。村民淳朴、勤劳,一年忙到头却因种植的农作物传统单一赚不到钱。几年前,李红芬看到外州市有村民大面积种植柑橘,逐步走上了致富路,她心动了,开始四处筹钱,在自家的山坡地里试种柑橘。柑橘种下去后,她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天天守护着柑橘苗。施肥、浇水、修枝、打药、疏果……每一个环节,她都亲自动手,怕哪里出错,更怕打碎自己日思夜想的致富梦。三年后的秋天,橘树挂果了,卖果获得了好收益,李红芬第一次赚到了钱,高兴极了!她的艰辛得到了回报!随后她又承包了村边长期无人问津的一片荒山种植特早熟温州柑橘,随着柑橘的不断成熟上市,荒山变成了金山。 富裕起来的李红芬没有忘记村民。种植柑橘是一条好路子,可许多村民想种植又苦于没有资金和技术。在她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柑橘合作社,对资金不足的农户,她慷慨借钱解难。对没有种植技术的村民,她无私地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帮助。 在李红芬的带动下,清江村委会柑橘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并带动全乡柑橘产业快速发展。现在,利民乡全乡种植柑橘已超过万亩,柑橘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果”。随着清江村民种植柑橘规模的不断扩大,年,李红芬筹建了建水县利民乡柑橘分果厂,带领村民组建了建水县第一家柑橘专业合作社——建水县利民乡柑橘专业合作社。 与此同时,李红芬还热心公益事业,利民乡清江村入口处有一条小河,是进出村子的必经地。每逢雨季,小河水涨,村民们出行不便。年,李红芬出资两万元,带领村民在河上建起了一座小桥,解决村民出行不便的困难。李红芬每年还筹集1.7万元资助12名贫困学生读书。在年至年3年间免费向全县乡镇农户种植发放脱毒马铃薯种子多吨,并为建档立卡户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已有20户建档立卡户32人在其公司务工,平均每年每人收入3万多元,不但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也为他们走向致富提供了动力,充分彰显了其作为一名州级劳动模范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 责编:李红芬 记者:李金琳陈世文 编辑:卢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