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来源丨综合编辑自微语个旧、人民日报及网络

责编丨小安

头疼感冒,去医院门诊输个液,

这种司空见惯的看病模式,

从今年5月1日起,医院叫停!

(网络图)

具体消息如下↓↓↓

自5月1日起,医院除急诊科、儿科外,将叫停门诊输液,即停止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此举是基于保障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理念,是解决过度医疗的务实之举。敢于向传统诊疗习惯和滥用抗生素现象说“不”,符合现代医学的基本原则,既能为病人减轻经济负担,也能为病人提供更为合理的治疗途径。据悉,这在省医院。

那么问题来了……

叫停门诊输液对患者来说是好是坏呢?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个基本的医学原则,在现实中却被颠倒了。为了快速见效,“生病就要输液”的思想根深蒂固,那么,门诊停止输注抗菌药物究竟对患者是好还是坏呢?

危害一输液微粒残留体内,堵塞毛细血管

微粒包括空气中的烟尘、粉尘,生产过程中的玻璃屑,橡胶瓶盖的橡胶微粒,输液袋、输液管中的塑料微粒,药物结晶及石棉纤维等。这些微粒质量控制都是“限度检查”,也就是说有微粒是肯定的,只是控制在一定的粒径范围内。

当这些微粒被带入肌体,进入血液循环后,有可能堵塞毛细血管,造成局部组织栓塞、坏死或引起肉芽肿。特别是经常输液者,风险会越来越高。

危害二输液不当会产生过敏反应

过敏也是输液不当带来的不良反应,过敏的表现包括皮肤瘙痒、组织液渗出等血管病变。

危害三输液=小手术

医学专家表示,输液是各种给药方式中危害最大的。我们习以为常的输液在医学上属于侵入性操作范畴,等于一次小手术。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专家表示,如果患者的肠胃功能正常,口服药物应是第一选择,只有在患者出现了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等情况时,才应该选择静脉注射治疗。

危害四导致抗生素滥用,产生药抗性

门诊输液,还会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无药可用。

医院的消化科专家说:“现在很多病都难治了,肺炎、肠炎都存在细菌耐药性问题。比如幽门螺杆菌,原来敏感性较强的抗生素一次性根治率可达90%以上,如今使用同样的药物,根治率有时还不到一半。如果是肺炎细菌,特别是进了重症监护室后,一旦出现耐药细菌,那么对病人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当然,我们说“存在风险”并不等于说大家以后不要再输液,而是说要遵医嘱,按需求,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免。

那么,哪些疾病是不需要输液的呢?

患者应对“取消门诊输液”多一些理解与支持

门诊开始限制输液是一个好的举措,但医院立即叫停门诊输液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开始试行也会出现诸多问题。例如,会出现门诊病人“挤”到急诊科输液等。为此,医院将采取渐进式全面停止门诊输液,而非“一刀切”的方式,给患者逐步接受、转变理念的时间。

医院虽然停止了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但保留有儿科和急诊科两个通道。急诊是看急症,住院是看重症。当务之急需要改变的是人们的就医观念,坚持“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这应该成为医生开处方遵循的基本准则。“取消门诊抗菌药物输注”给门诊医生处方权设置了一道“坎”,控制了抗生素的滥用,从长远来看,对患者实际是有好处的。同时,患者也应当克服输液依赖症,对医院“取消门诊输液”多一些理解与支持。广告虚位以待广告—

转载请注明转自红河日报







































怎么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甲磺酸左氧佛沙星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ejiuzx.com/gjsxc/3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