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是个旧市南部高海拔冷凉山区重要经济作物。为确保贫困群众在共奔全面小康的征程中“不掉队”,个旧市因地制宜,紧抓产业发展不放松,通过农资补助、技术培训等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实施产业脱贫注入活力。 5个合作社标准化经营 为切实抓好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个旧市成立了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项目落实和监督检查等;同时,抽调市、乡农技人员组成技术组,负责组织项目、制定技术方案、技术培训、指导田间生产等。在卡房镇、贾沙乡等马铃薯主产区发展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模式。通过个旧农业信息网公布种植面积、产量、销售等各方面信息,给种植户、收购商提供参考,实现全市马铃薯生产销售无缝对接。 立足资源做好产业发展基本功 结合个旧实际,引进优质种苗,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根据种植区土壤养分情况和马铃薯需肥规律,近几年在通过对冬马铃薯“”肥料效应试验的基础上,制作“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针对旱情,指导农户进行等高横向聚土垄作栽培、地膜覆盖等节水措施,达到保持土壤水分的目的。通过努力,全市马铃薯种植区地膜覆盖率达90%,部分村组如石洞坝、苗寨、小箐、围墙、塘子边、中寨等地膜覆盖率达到95%以上。同时,为预防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及早发放药剂“银发利”和“安泰生”,在初花期至盛花期组织统防统治,防治率达%,有效预防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因地制宜增加贫困山区农民收入 在产业扶贫工作中,个旧市因地制宜,认真分析贫困地区现有资源、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科学确定能带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打产业。年上半年,我市贫困地区种植马铃薯2.5万亩,平均亩产.48公斤,亩产值.9元,实现总产5.36万吨,总产值.25万元;带动全市2.8万亩马铃薯平均亩产达.97公斤,实现总产5.86万吨,总产值.38万元,亩增产值.13元,全市实现总增产量0.万吨,总增产值.18万元。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个旧市高海拔冷凉贫困山区农民增收致富。 通讯员毛远春陈龙丹 来源:今日头条 —END— 来源:网络 授权、商务合作 加2 法律顾问:王定律师 北京市中成律师事务所 你单身吗? 红河州的单身美女、帅哥都聚集在这里 长按北京白癜风最佳最好的治疗方法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